摘要
1967年6月,某种催化剂似乎使嬉皮士运动发展到了举世瞩目的地位,它鼓励成千上万的美国青年人反对主旋律意识形态。在此之前,嬉皮士运动就已经在旧金山引起广泛关注。这种催化剂便是披头士乐队的专辑中的备受推崇的《佩珀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》专辑。它传达了亚文化的最简单的原则:致幻剂,情爱和对落伍建制的拒斥。随着接近运动的巅峰,披头士乐队的音乐激发了成千上万的人到海特—阿希伯利街区(嬉皮士圣地,居住在这片区域的嬉皮士又被称为“海特”)朝圣。嬉皮士的涌入不仅伴随着另类社会秩序的建立,同时表达了嬉皮士社区的反体制需求。在此期间,披头士乐队通过自己的反体制组织Apple Corps(不是苹果科技公司Apple Inc.),再次与革命性的嬉皮士生活方式进行“对话”。披头士乐队与嬉皮文化的互动使这两个群体的乌托邦愿景在“夏日之恋”中达到了高潮。
引文
在1967年的短短几个月内,美国政府对这种能够渗透到主流,影响流行音乐并且引发媒体关注的亚文化的影响感到震惊。 这场又被称为“夏日之恋”的运动标志着嬉皮士对美国的影响达到顶峰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嬉皮士运动是由前十年的“Beatnik”(比基尼)亚文化演变而来的。“比基尼”也一样被称为时髦人士。就像嬉皮士一样,这种时髦的意识形态倡导退出主流,强调通过嗑药来扩展自我意识。“嬉皮士”的标签最初是“垮掉的一代”。学术界公认,在1967年这一年,嬉皮士文化开始在旧金山形成,它代表着艺术家和音乐家对和平、爱和自我意识的憧憬,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。
旧金山和“海特”嬉皮士
1967年1月14日,旧金山出现了第一批的嬉皮士聚会。在全国各地举行的抗议种族隔离的静坐示威活动中,发生在旧金山金门公园的“Be-In”嬉皮士集会吸引了估计有2万至3万名参与者,体现了嬉皮文化的高度发展。在集会中,迷幻剂被免费分发,摇滚乐队得到邀请并免费演出,阿伦·金斯伯格(Allen Ginsberg)和蒂莫西·里里(Timothy Leary)在内的运动领导者向群众发表了讲话。”Be-In”集会邀请参与者接受嬉皮士文化的意识形态——拒绝主流,拥护另类的社会秩序,反建制。
众所周知,美国介入越南战争是政府与嬉皮士冲突的主要焦点。但是,在当时,许多嬉皮士表达了一种更普遍的对社会的失望,他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地方。嬉皮士们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,认为自己正处在变革的风口浪尖上。
在“海特”,嬉皮士进行社交和迷幻实验以寻找亚文化的乌托邦。
“他们穿过瀑布的光泽,看到的只有虚无, 他们没有回忆的资格,除了一种许诺,一种可能性。一个神秘的东西开始改变他们的文化”
虽然致幻剂无疑帮助了许多人“了解”这场运动,但传播学功能更加强大的音乐媒体——披头士乐队比前者更快,更深入,更简洁地传播了嬉皮文化的价值。
披头士于1964年8月19日在旧金山举行了首次美国巡回演唱会。他们在考夫宫(Cow Palace)演出,并遇到了亚文化民谣歌手琼·贝兹(Joan Baez)。一年后,披头士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遇到了海滩男孩(Beach Boys)的卡尔·威尔逊和迈克·洛夫。虽然同为迷幻摇滚的创新者,海滩男孩实验专辑《宠物之声》(Pet Sounds)没有像后来甲壳虫的《佩珀军士孤独心俱乐部》一样在嬉皮士群体中走红。然而,《宠物之声》的主题和技术创造力潜移默化地推动了披头士达到了新的高度。尽管披头士从未在旧金山居住过,也从未沉浸其中嬉皮士的生活方式,但他们越来越多地分享了嬉皮士的许多核心价值观。
到1967年,披头士(译注,原文是cheekyLiverpudlians)曾经公开谈论过他们对名利的渴望,在自己成名的梦想实现之后,他们将把目光投向一个更大的愿景,全球统一,爱与和平(Love&Peace)。